top of page

79
第
章
原文
和大怨,必有馀怨;安可以为善?
是以圣人执左契,而不责于人。有德司契,无德司彻。
天道无亲,常与善人。
新解说明和点评
现代中文
和解深重的怨恨,怨恨并不能消失贻尽;这怎么可以算作是善举呢?
因此,圣人持有借据的存根,却并不向欠债者讨债。有“德”之人只是持有借据而已,并不追讨,没有“德”的人才依法追债。
上天的 法则是没有亲疏之分的,它总是帮助有德的善人。
老子认为,怨恨易结不易解。一旦结了,就是后来和解了,也总是有伤痕。最好的办法是永远不结怨。老子拿古代借钱为例子。借给人家钱以后,留下借条就行了。人家不主动还,就不要去向人家讨。老天是公道的,一定会报答善人的。
富有的人在别人困难的时候给与帮助,在自己需要时别人也会来帮助。同时也是为来世修福。
这和老子的“损有馀而补不足”的思想一致。
在今天的现实生活里,更多的是有借有还,父债子还。特别是在中国文化里,对认真还债看得特别重要。但这应该只是对欠债人而言。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