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64
第
章
原文
其安易持,其未兆易谋。其脆易泮,其微易散。为之于未有,治之于未乱。
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;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
为者败之,执者失之。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,无执故无失。
民之从事,常于几成而败之。慎终如始,则无败事。
是以圣人欲不欲,不贵难得之货;学不学,复众人之所过。以辅万物之自然,而不敢为。
新解说明和点评
现代中文
局面安定时,容易维持,危机还没有迹象时容易防备。事物脆弱时容易瓦解,问题尚处于细微阶段时较容易解决。矛盾应在它还未出现时就妥善处理,祸乱应在它还未发生前就及时平息。
合抱的大树,生长于细小的萌芽;九层的高台来自一小堆泥土;千里的行程是从迈出第一步开始的。
任意妄为的必然失败;固守执念的必然落空。所以,圣人行无为之策,就不会失败;不固守执念,也就不会失望。
人们做事情,往往是几近成功时又失败了。如果到最后一刻还像刚开始时那样慎重,就不会有失败的事了。
所以,圣人追求别人所不追求的东西,不稀罕难以得到的货物,学别人所不学的知识,从众人所犯的过错中吸取教训。这是顺应万物的 自然本性,而不敢妄加干涉 。
有关“复众人之所过”,它有时被翻成“返回众人走过头的路”[1],有时被翻成“补救众人所经常犯的过错”[2], 我觉得这里的“复”字可理解为“研究,分析”众人所犯的过错的原因,相当于棋类游戏里的“复盘”,以便吸取教训,不犯同样的错误”。因此,将此句翻为 “从众人所犯的过错中吸取教训 ”更合理,和前面的“学不学”相呼应。
老子继续阐述行事的成功规则:早作准备,防患于未然;步步踏实,有始有终;以柔克刚,持之以恒;虚心好学,总结经验。称这是合乎[道](自然规律)的。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