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56

​章

原文

知者不言,言者不知。
塞其兑,闭其门,挫其锐,解其纷,和其光,同其尘,是谓玄同。
故不可得而亲,不可得而疏,不可得而利,不可得而害,不可得而贵,不可得而贱。故为 天下贵。

新解说明和点评

​现代中文

真正懂大道的人不用多说,话多的人不是真正知道的人。
塞住自己欲望的孔穴,关闭自己嗜欲的门径,磨掉自己的锋芒,排除自己的烦恼,收敛自己的光辉,将自己混同于尘垢世俗,这就叫玄妙的“天道同一”。
所以(达到“天道同一”境界的人)行事不再考虑亲疏远近,不再考虑利害得失,不再考虑贵贱之分。所以“天道同一”就为世人所珍贵。

老子在这里讲述的得道人的处世态度:不露锋芒,与世无争,混同于世,超脱尘世烦恼 (家庭,得失,名利,等)。
有关第二段文中的“其”指的是谁,各版本解释不一样。有的认为是指得道者 [3],有的指世人(人们)[1, 2]。意义都一样:如指得道者,结果就是得道者达到“天道同一”;如指人们,就是人人达到“天道同一”,也就是“大同世界”,也是老子的目标。我觉得将这节内容理解为老子对每个入道者的教诲更合理。自然也就是针对所有人了。
关于 “故为天下贵”的理解 : 谁为天下贵?一般翻译版本认为是得道的人受到天下尊重。我觉得更合理的理解是 “天道同一”的境界为世人所珍贵。
不过,现实社会是个高度竞争的社会,无论是人与人之间,团体和团体之间,还是国家和国家之间。 这与老子两千五百年前的教诲相差甚远。是老子梦想了,还仅仅是太超前了?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