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54

​章

原文

善建者不拔,善抱者不脱,子孙以祭祀不辍。
修之于身,其德乃真;修之于家,其德乃余;修之于乡,其德乃长;修之于邦,其德乃丰;修之于天下,其德乃普。
故以身观身,以家观家,以乡观乡,以邦观邦,以天下观天下。吾何以知天下然哉?以此。

新解说明和点评

​现代中文

善于建造的人,他的建筑不会倒塌;善于保守的人,他的东西不会丢失,如果子孙都能够遵循这个道理,那么祖传伟业就永远不会断绝。
把这个道理修缮自身,他的美德就会是真实纯正的;把这个道理修缮整个家,他的美德就会是丰盈有余的;把这个道理修缮整个乡里,他的美德就会深远流长;把这个道理修缮整个邦国,他的美德就会丰盛硕大;把这个道理修缮整个天下,他的美德就会普行于天下。
所以,用自身的修身之道来衡量他人;以自家来衡量他家;以自己的乡村来衡量他人乡村;以自己的国家来衡量他人国家,以自己的天下来衡量他人天下。我怎么会知道天下的情况之所以如此呢?就是因为我用了以上的方法和道理。

“子孙以祭祀不辍”被翻成 “子子孙孙的祭祀就永远不会断绝”[1],或“如果子孙能够遵循、守持这个道理,那么祖祖孙孙就不会断绝”[2],“应当祭祀敬拜这完善者,子子孙孙永不停息”[3]。但从第二节的文字看,我觉得老子是在讲举一反三,由点到面的道理。所以这里的“祭祀不辍”应当是讲好的传统被一代一代继续下去。
因此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第一节的理念:老子通过两个例子来比喻,修行[大道]就要像善于建造的人和善于保持的人一样,要认真,有恒心,还要代代相传。
所以老子在这章里讲了三个道理:
- 良好的道德修养应该像子承父业那样代代相传(由自身到千秋万代);
- 美好的品德不仅要修缮自身,更要同家人,同乡亲,同国人,以至天下分享(由自身到天下);
- 观察世界要学会以此类推的方法论(由我到他,由这里到那里)。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