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48
第
章
原文
为学日益,为道日损。损之又损,以至于无为。
无为而无不为矣。取天下常以无事,及其有事,不足以取天下。
新解说明和点评
现代中文
求学的人知识一天比一天丰富,修道的人一天比一天谦逊。谦逊再谦逊,直至达到无为的境界。
如能以“无为”方式(治理国家),就没有什么不可实现的了。治理国家要一贯地坚持“不干涉”原则,如果采用 “干涉”政策,就不能治理好国家了。
有关“为学日益,为道日损”的理解,有的是 “求学的人一天比一天增加知识, 修道的人一天比一天减少妄为” [1], 有的是“求学的人,其情欲文饰一天比一天增加;求道的人,其情欲文饰则一天比一天减少”[2],有的“追求知识会越来越膨胀自负,追求真道会越来越谦卑虚己” [3]。
此文的主题是“无为而治”。“无为而治”的特征是柔力而治(参见第四十三章),和反礼仪、反禁戒、反惩罚的治国理念(参见第三十八章)。所以“为学日益”中的“为学” 应理解为学习政制,礼法,戒律等治国的强力工具,于“无为而治”背道而驰的做法。所以我在译文中如此点明了“为学”的范畴。
关于“无事”的概念,有的版本翻成“无所事事”[1],或“不骚扰人民”[2];都不是很明确。我以为“无事” 就相当于今天讲的“不干预” 、“简政放权” ;“有事”就是多行政“干预” 、多“条条框框”。我不妨用“不干预”来概括“无事”的概念,用“干预” 来概括“有事” 的概念。
这章里老子描述了进入“无为”境界的过程:反复自身修炼,以至达到无为的境界。“无为”境界应当是谦逊无我达到了极点。
老子再次强调了“无为而治”的必要性。
有关“无为而治”的讨论可以参照第三十七章的说明。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