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40
第
章
原文
反者道之动;弱者道之用。
天下万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。
新解说明和点评
现代中文
循环往复,是道的运动法则。保住柔弱状态,是道的行为法则。
世界万物都从“有”中孕育出来,而“有”从 “无” 中产生。
这章很短,但老子在这里却叙述了道的几个很重要的概念: 循环往复 的运动法则,保住柔弱的行为法则,和世界万物的根源。
这几点在很多地方都已反复叙述。特别这第三点,在第一章里就已提到过(“无名天地之始;有名万物之母”),但这里更清楚地说了出来。
但什么是“有”,什么是“无”并没有确切的定义。
对于“天下万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”, 各种版本把“有”和“无”,或直接在翻译文里用“有”“无”[1],或翻成“有形质”,“无形质”[2],或翻成“实有”,“虚无”[3]。我觉得讲得都不够明确。比如用“无形质”来翻译“无”显然不妥:水,气,电都无形,能讲是在“无”的范畴吗 ?
今天,我们是否可以说“有”是指我们的五官,或通过仪器,可以感觉到的物体;“无”则是“有”以外的物体。“有”和“无”的范畴会随着技术的发展而改变。比如电磁波在古代就是属于“无”的范畴;反物质在不是很久前也是属于“无”的范畴。人的思想是“有”还是“无”,还是个争论的问题。
老子在第一章里就说过“有”与“无”这两者出自同一源泉,只是名称不同 (“此两者,同出而异名”)。
我们将由于老子的预言被不断地证实而惊奇。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