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​第

28

​章

原文

知其雄,守其雌,为天下溪。为天下溪,常德不离,复归于婴儿。
知其白,守其黑,为天下式。为天下式,常德不忒,复归于无极。
知其荣,守其辱,为天下谷。为天下谷,常德乃足,复归于朴。
朴散则为器,圣人用之,则为官长。
故大制不割。

新解说明和点评

​现代中文

知道自己的雄强,却保持自己的温柔,成为天下的溪流。成为天下的溪流,永恒的美德将永不离身,就能回归到婴儿般的纯洁状态。
知道自己的光明所在,却安心于暗昧的地位,成为世人的楷模。作为世人的楷模,能保持美德而没有过失,就能回归到原始的超然无欲状态。
知道自己的荣耀,却甘愿接受卑辱的地位,成为天下(‘有容乃大’)的深谷。作为天下的深谷,美德将永远丰足,就能返璞归真。
原始的朴实散化成不同的器具(能力)。圣人使用了他们,就成为领袖。
所以达到天下大治而无所伤害。

老子在这里阐述了圣人的风貌:一面是自己有超群的能力,做人楷模,有功绩,一面是对人和蔼,不自持,不炫耀,甘愿接受默默无闻的地位。
关于“复归于无极”有时被解释为“恢复到不可穷极的真理”[1,2]。意义不是很清晰。什么是“不可穷极的真理” ?无极可以理解为道的原点,是天地万物起源时的状态。觉得翻成“回归到原始的超然无欲状态”更符合小节内容,也对应上文的“回归到婴儿般的纯洁状态”,和下文的“返璞归真”。
“故大制不割”(达到天下大治而无所伤害)的翻译来源于[1];而其它版本翻成“所以完善的政治是不可分割的”[2],和“至大的智慧是浑然为一、不可分割的”[3,其原文用 “故大智不割”],和整段内容不合。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