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​第

19

​章

原文

绝圣弃智,民利百倍;绝仁弃义,民复孝慈;绝巧弃利,盗贼无有。
此三者以为文,不足。故令有所属:见素抱朴,少私寡欲,绝学无忧* 。

新解说明和点评

​现代中文

弃绝圣明,抛弃智巧,对人民有百倍的好处。弃绝仁义的说教,人民就会复归孝慈。弃绝技巧与功利,就不会有盗贼为患。
然而,仅用这三者作诫律是不够的。一定要让人心有所归属才行,就是: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,减少杂念私欲, 放弃书本,保持无忧无虑的心。

*“绝学无忧”在薛版中被放在第二十章里。但在其它版本里及根据文章内容,放在这章里更合适。
这章的内容继续上章的叙述。老子的一贯观点就是国家不稳定主要是统治者逼出来的。但这里也指出,统治者“松绑”还不够,百姓也要回归,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,减少杂念私欲。有个做法叫“绝学无忧”!
“绝学无忧”中的 “绝学” 被翻成“抛弃一切学问”[1] 或 “抛弃圣智礼法”[2] 。被认为是老子的“愚民”理论的组成部分。这可能是老子 « 道德经 »里最受批评的消极观点。它不合今天人们对学和学问的通常认识。我以为当时的学问范畴有限。我们不妨把老子提到的“智”和“巧”理解为 “小聪明”和“投机取巧”,“学问”理解为钻营之术,从他站在维护政权稳定的角度来看,就有它的合理性了。

bottom of page